• 徐州仁慈医疗集团旗下网站
  • 0516-87328999
  • 门诊时间:8:30~17:00(全年无公休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妇产项目>产科>妈咪课堂>

母乳应当这样保存!新手妈妈都了解吗?

时间: 2019-05-21 来源:徐州仁慈医院妇产科 阅读量:

母乳储存的科学方法分两步:

第一步 提前准备篇。调整哺乳时间、积蓄母乳。

调整时间 妈妈上班前1—2周,开始给宝宝打心理“预防针”,根据妈妈上班后的作息时间,调整、安排好宝宝的哺乳时间,给宝宝一个适应过程。如果工作地点离家比较近,可以在上班前喂饱,午休时回家喂奶一次,下班后再喂,加上夜间的几次喂奶,基本上就能满足宝宝的需要;如果离家远,可以事先将母乳挤出来储存好,请家人代喂1—2次,晚上回到家再喂奶。

积蓄母乳 可以提前1—2周挤出一些母乳储存备用,将挤出的母乳装至容器内冷冻或冷藏保存。

仁慈妇产

第二步 实际操作篇。用具、储奶、解冻

1、准备用具

准备好吸奶器及储奶用具——最好使用适宜冷冻的、密封良好的塑料制品,如母乳保鲜袋,其次为玻璃制品,最好不要用金属制品,母乳中的活性因子会附着在玻璃或金属上,降低母乳的养分。

2、吸奶

可以在上班前一天或在上班前将母乳挤出储存,并在容器外贴上挤奶的日期及时间,这样便清楚地知道母乳保存的期限,以免不洁、过期导致细菌滋生,引起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即使再忙,妈妈也要保证每3小时吸一次奶,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奶胀和泌乳量的减少,使母乳喂养可以更好地继续下去。吸出的奶同样可以储存起来,让宝宝不必因为吃不到母乳而烦恼。如果单位没有冷藏设备,妈妈可以准备一个迷你小冰箱,暂时储存,回到家要尽快让宝宝吃掉或送至冰箱冷藏。

3、储存

装母乳的容器要留点空隙,不要装得太满或把盖子盖得很紧,以防容器冷冻结冰而胀破。最好将母乳分成小份(60—120ml)冷冻或冷藏,方便家人或保姆根据宝宝的食量喂食,不会浪费,并要贴上标签,记上日期。

4、解冻

冷冻的母乳在解冻时,应该先用冷水冲洗密封袋,逐渐加入热水,直至母乳完全解冻并升至适宜哺喂的温度,或放置在冷藏室慢慢解冻退冰。不要将母乳直接用炉火或者微波炉加热,这样会破坏母乳中的养分。解冻后直接倒入奶瓶中就可以喂宝宝了。解冻后的母乳一定要在24小时内吃掉,并且不能再次冷冻。最好不要给宝宝喂剩奶,保存多长时间要和具体情况相联系,夏天在常温下基本上2个小时就会变质.最好不要把奶放在冰箱时,这样在以后加热过程中会破坏奶的成分。

储存母乳的加热方法

不论是冷藏的母乳还是冷冻的母乳,都会遇到存放和加热的问题。育儿专家们建议,存放母乳应该使用专用的容器,比如母乳保存袋或母乳存储杯等。每一袋(瓶)母乳都要标上吸出来的时间,至少精确到“上午”或“下午”,以便重新加热给宝宝吃的时候可以做到“先吸出来的,先吃掉”。 母乳的加热要引起重视,如果方法不对就会破坏里面的营养成分。母乳最好不要使用微波加热,第一受热不容易均匀,宝宝容易吃到“阴阳奶”;第二目前各方专家对微波是不是会破坏维生素的说法不一。炉火也不适合加热母乳,因为温度太高,会破坏营养。

比较好的加热冷藏(冻)母乳的方法有三种:

1、隔水烫热法

如果是冷藏母乳,可以像冬天烫黄酒那样,把母乳容器放进温热的水里浸泡,使奶吸收水里的热量而变得温热。浸泡时,要时不时地晃动容器使母乳受热均匀。如果是冷冻母乳的话,要先泡在冷水解冻,然后再像冷藏母乳一样烫热。

2、温奶器加热

把温奶器的温度设定在40℃,隔水加热母乳,温度更容易掌握。

3、恒温调奶器

使用恒温调奶器,温度设定在40℃,加热母乳。 如果是冷冻的母乳,可能会出现分层的现象,这是正常的。只要在喂食前轻轻摇晃将其混合均匀就可以了。

仁慈专家更多>>
  • 杨晓明
    杨晓明 妇产科主任

    妇产科疑难杂症的诊断治疗,产科急危重症的抢救,对不孕不育的诊疗有丰富的经验。...

  • 陆建铭
    陆建铭 副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治疗男女不育不孕,如女性排卵障碍、多囊卵巢、输卵管梗阻、宫腔粘连等,男性精液不液化、少精、弱精、死精等;腹腔镜下卵巢囊肿的剥除,子宫肌瘤的剔除及子宫全切,淋巴的清扫。...

  • 杨旻
    杨旻 副主任医师

    诊治小儿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小儿营养性贫血、佝偻病、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热性惊厥、脑炎、脑膜炎等常见病多发病。...

  • 陈云杉
    陈云杉 主治医师

    阴式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宫腹腔镜手术、腹膜外剖宫产术、计划生育等各项手术操作,并对妇产科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症的救治、不孕不育、宫颈疾病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徐涛
    徐涛 主治医师

    各种难产、新式剖宫产、高难度阴式全子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等手术...

  • 陈晓维
    陈晓维 主治医师

    不孕不育综合治疗、无痛流引产、上取环、输卵管吻合、妇科良恶性肿瘤手术、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糜烂、息肉、囊肿)、盆腔炎、 子宫肌瘤、暖巢囊肿,尖锐湿疣、淋病等性病,月经不调、闭经、更年期综合征、会阴及处女膜修复、阴道紧缩术、经阴道子宫切除。...

  • 刘璐
    刘璐 主治医师

    妇科常见病诊治、对不孕不育治疗有独特的见解,尤其擅长宫腔镜、腹腔镜等微创手术的治疗。...

  • 卢娟
    卢娟 主治医师

    各种难产、剖宫产手术美容缝合、产科急危重症的抢救等。...

  • 李小艳
    李小艳 主治医师

    各种产科常见症、急危重症的抢救处理,单胎、多胎、臀位等剖宫产技术,瘢痕子宫阴道分娩技术等。...

  • 许海娟
    许海娟 主治医师

    无痛分娩、剖宫产手术,对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有着丰富的经验。...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妈咪课堂>正文
母乳应当这样保存!新手妈妈都了解吗?
时间: 2019-05-21 来源:徐州仁慈医院妇产科

母乳储存的科学方法分两步:

第一步 提前准备篇。调整哺乳时间、积蓄母乳。

调整时间 妈妈上班前1—2周,开始给宝宝打心理“预防针”,根据妈妈上班后的作息时间,调整、安排好宝宝的哺乳时间,给宝宝一个适应过程。如果工作地点离家比较近,可以在上班前喂饱,午休时回家喂奶一次,下班后再喂,加上夜间的几次喂奶,基本上就能满足宝宝的需要;如果离家远,可以事先将母乳挤出来储存好,请家人代喂1—2次,晚上回到家再喂奶。

积蓄母乳 可以提前1—2周挤出一些母乳储存备用,将挤出的母乳装至容器内冷冻或冷藏保存。

仁慈妇产

第二步 实际操作篇。用具、储奶、解冻

1、准备用具

准备好吸奶器及储奶用具——最好使用适宜冷冻的、密封良好的塑料制品,如母乳保鲜袋,其次为玻璃制品,最好不要用金属制品,母乳中的活性因子会附着在玻璃或金属上,降低母乳的养分。

2、吸奶

可以在上班前一天或在上班前将母乳挤出储存,并在容器外贴上挤奶的日期及时间,这样便清楚地知道母乳保存的期限,以免不洁、过期导致细菌滋生,引起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即使再忙,妈妈也要保证每3小时吸一次奶,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奶胀和泌乳量的减少,使母乳喂养可以更好地继续下去。吸出的奶同样可以储存起来,让宝宝不必因为吃不到母乳而烦恼。如果单位没有冷藏设备,妈妈可以准备一个迷你小冰箱,暂时储存,回到家要尽快让宝宝吃掉或送至冰箱冷藏。

3、储存

装母乳的容器要留点空隙,不要装得太满或把盖子盖得很紧,以防容器冷冻结冰而胀破。最好将母乳分成小份(60—120ml)冷冻或冷藏,方便家人或保姆根据宝宝的食量喂食,不会浪费,并要贴上标签,记上日期。

4、解冻

冷冻的母乳在解冻时,应该先用冷水冲洗密封袋,逐渐加入热水,直至母乳完全解冻并升至适宜哺喂的温度,或放置在冷藏室慢慢解冻退冰。不要将母乳直接用炉火或者微波炉加热,这样会破坏母乳中的养分。解冻后直接倒入奶瓶中就可以喂宝宝了。解冻后的母乳一定要在24小时内吃掉,并且不能再次冷冻。最好不要给宝宝喂剩奶,保存多长时间要和具体情况相联系,夏天在常温下基本上2个小时就会变质.最好不要把奶放在冰箱时,这样在以后加热过程中会破坏奶的成分。

储存母乳的加热方法

不论是冷藏的母乳还是冷冻的母乳,都会遇到存放和加热的问题。育儿专家们建议,存放母乳应该使用专用的容器,比如母乳保存袋或母乳存储杯等。每一袋(瓶)母乳都要标上吸出来的时间,至少精确到“上午”或“下午”,以便重新加热给宝宝吃的时候可以做到“先吸出来的,先吃掉”。 母乳的加热要引起重视,如果方法不对就会破坏里面的营养成分。母乳最好不要使用微波加热,第一受热不容易均匀,宝宝容易吃到“阴阳奶”;第二目前各方专家对微波是不是会破坏维生素的说法不一。炉火也不适合加热母乳,因为温度太高,会破坏营养。

比较好的加热冷藏(冻)母乳的方法有三种:

1、隔水烫热法

如果是冷藏母乳,可以像冬天烫黄酒那样,把母乳容器放进温热的水里浸泡,使奶吸收水里的热量而变得温热。浸泡时,要时不时地晃动容器使母乳受热均匀。如果是冷冻母乳的话,要先泡在冷水解冻,然后再像冷藏母乳一样烫热。

2、温奶器加热

把温奶器的温度设定在40℃,隔水加热母乳,温度更容易掌握。

3、恒温调奶器

使用恒温调奶器,温度设定在40℃,加热母乳。 如果是冷冻的母乳,可能会出现分层的现象,这是正常的。只要在喂食前轻轻摇晃将其混合均匀就可以了。

    预约资讯服务中心
  • 姓名:
  • 联系方式:
  • 预约项目:
  • 就诊详情:
    copyright2018-2019 徐州仁慈医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6039514号-3
    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苏医广 [2023] 第05-05-3203-3号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具体诊断请预约挂号或咨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