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激素的变化,一些准妈妈的皮肤可能会出现出油、干燥、过敏、色斑、毛细血管扩张等问题,这时候恰恰需要很好地护肤,才能维持健康的皮肤状态。孕期护肤主要是保湿和防晒,不要追求祛斑美白,另外还要格外注意一些护肤品的成分。
孕妇到底可不可以使用化妆品?
孕妇能用化妆品吗?答案是可以用。大部分化妆品,孕妇都可以放心使用,尤其是一些基础护理作用的化妆品,比如补水、保湿的产品,这些护肤品所含的成分,在安全方面有保证,不会对胎儿造成潜在的威胁,只要是正规厂家出品,孕妇都可以放心使用。
大家不要忘记,我们皮肤的最外层是角质层,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保护膜,大部分外界成分,很难通过角质层进入皮肤内部。我们涂在面部的护肤品,绝大多数只能附着在皮肤表面,发挥保湿和防止皮肤水分蒸发的作用,能进入皮肤的是很少一部分。即使能进入皮肤内部,能通过体液渗透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成分,又会减少很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这部分成分,还要经过人体器官的净化,最后通过脐带进入胎盘才能影响胎儿。
因此,如果不是口服,仅仅是涂抹护肤品,要想影响到胎儿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孕妇不用对化妆品过度担心。当然,也不能排除有的成分在人体代谢比较慢,长时间累积对人体造成的副作用。
孕妇的雌激素相对平时变化很大,导致皮肤会比平时糟糕一些,有的会出现斑点,皮肤粗糙。这时如果完全放弃护理,等生完宝宝后,再想皮肤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就很难了。
因此,怀孕期间,比平时要更加呵护自己的皮肤,只是避开一些有安全风险的成分就可以啦。
对胎儿有安全风险的成分
这里提到的成分,在化妆品中添加量很少,大部分并不会对胎儿构成威胁。只是有的妈妈非常谨慎,要求百分百安全,作为初为人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甄垚选择了一些比较常用,经常被提及有可能对胎儿造成风险的成分分析,怀孕的妈妈在选择护肤产品时,可以避开这些成分。
◆汞、铅等重金属、氢醌、激素
这些成分,在我国的化妆法规中,是明令禁止添加的。但是,有些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快速见效的目的,会偷偷在化妆品中添加,这些成分如果长时间使用,有可能在人体积累,对胎儿造成影响。
◆维A酸、维A醛、维A醇及其衍生物
这类成分经常被孕妇提及,实际上,他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长期大量口服维A酸、异维A酸,会引起胎儿畸形。但是,化妆品中并不允许添加这些成分。只要是正规商家生产的化妆品,就不用担心A酸的问题。不过,有些长痘的小主要注意,如果在用A酸类的药品祛痘,最好停止使用一段时间再怀孕。如果已经怀孕,一定要立即停止使用A酸类的产品。
◆水杨酸类
水杨酸的问题其实是从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来的。少量临床研究发现,孕期服用低剂量乙酰水杨酸(也就是阿司匹林),不会增加畸胎、早产或者低出生体重等风险。但是,如果孕期大剂量口服(注意是大剂量口服)乙酰水杨酸可导致畸胎风险增高。
◆防晒类
孕妇妈妈要注意,有的斑点就是因为怀孕期间不注意防晒造成的。物理防晒剂惰性比较高,没有安全风险,可以放心使用。大部分化学防晒剂也可以使用。不过要注意,如果防晒剂长含有“二苯酮-3”,这个成分渗透力比较强,最好还是避开使用。这个成分容易导致皮肤过敏,就算是正常皮肤,能避开也是最好的。
如果您担心防晒问题,最好使用纯物理防晒霜,如果您连物理防晒成分也担心,就只能采取硬防晒的方法。出门用具有防晒指数的遮阳伞,记得戴帽子。不过,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怀孕期间的防晒是一定要做的。
◆精油芳香类产品
在很多人印象中,精油芳香类的产品是纯天然制品,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可以放心使用。实际并不是这样的。有些芳香精油具有通经的作用,长时间使用和吸入这些产品,有可能导致胎儿流产。比如檀香精油。另外,在哺乳期间,有些精油可能会对婴儿的嗅觉系统造成刺激。
所以,在怀孕期间,使用精油类产品、做芳香SPA等,要非常小心。就甄垚了解,国内有出现做芳香SPA导致婴儿流产的案例。
◆香精
在怀孕期间,化妆品中的香精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在哺乳期间就要非常小心。婴儿刚出生,嗅觉非常柔弱,对气味非常敏感,如果这时使用的化妆品中香精味比较浓,刺激性大,有可能会刺激婴儿的嗅觉系统和消化系统,导致婴儿哭闹、呕吐。因此,在哺乳期间,最好是选择气味非常淡,或者无香的化妆品,避免刺激婴儿。
◆其他
看了这么多成分,有的孕妈妈可能已经头晕,天生对化学成分不敏感,现在又要记这些成分,简直是要命。如果是这样,可以采用最简单的护肤方法,只使用基础补水、保湿的产品,避免使用控油、祛痘、美白、祛斑、抗皱的功效性产品。这样就可以避开这些有潜在风险的成分。
综上,化妆品每种成分添加量并不大,能够被皮肤吸收的就更少。只要是正常厂家、按照国家法规生产的产品,就不用过分担心。只要避开上面这几类成分,基本就可以啦。当然,您如果对其他的某个成分有怀疑,可以多查查资料。无论如何,都不需要停止使用所有的护肤产品。
预约资讯服务中心
-
copyright2018-2019 徐州仁慈医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6039514号-3
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苏医广 [2023] 第05-05-3203-3号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具体诊断请预约挂号或咨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