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盆腔炎?
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以同时累及几个部位,以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最常见。盆腔炎性疾病多发生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绝经后后或未婚妇女很少发生盆腔炎性疾病,若发生盆腔炎性疾病也往往是邻近器官炎症的扩散。
在早期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时间久了,急性转变成慢性,就大大的增加了治疗难度。
盆腔炎有哪些高危因素?
1、年龄
年轻者盆腔炎高于年龄大者,中国以30岁左右为发病高峰。年轻者发病率高,年轻者性活动旺盛,性伴不稳定。
2、盆腔炎性疾病再次发作
既往有过盆腔炎病史再发作是无此病史者的20倍。20%~25%的盆腔炎患者可再次发作,大多数认为这是“慢性”炎症的急性发作,其实是再感染。之所以容易再感染是因为输卵管上皮已有损害,对病原体比较敏感,以及局部防御机制障碍。
3、性活动
性活动和盆腔炎有密切的关系,多性伴妇科患病率是没有这种关系者的5倍。
4、宫内避孕器(IUD)
应用IUD者比不应用者患病危险高2~4倍,但也有高至15倍的。当然和避孕器的类型亦有关,如带尾避孕环更易引起盆腔炎,尾丝湿润的表面便是细菌上行运动的“撑杆”。由IUD引起的感染经常是非淋病球菌病原体。
5、下生殖道感染
下生殖道感染如淋病奈瑟菌性宫颈炎、衣原体性宫颈炎、细菌性阴道病与盆腔炎发生有关。
性伴未予治疗是个主要沾染因素。携淋球菌或沙眼衣原体,或其他致病菌的男性伴是妇科感染和复发的主要起源,而80%的罹患盆腔炎妇科的性伴是未予治疗的,他们没有症状并不表明没有诸如淋病球菌等感染。
6、子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
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等。
7、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
如阑尾炎、腹膜炎等。
如何预防盆腔炎、远离盆腔炎?
1.避免不洁性生活,减少性传播疾病的发生
盆腔炎最有效的预防办法是预防和控制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有关的性传播疾病。性活跃、性生活频繁,以及年龄较大但感染风险较高的女性(如多个性伴侣或有新的性伴侣)以及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者,每年进行沙眼衣原体的筛查。
对于高危女性(如多个性伴侣,或既往淋病感染史,或居住在淋病高发社区),也推荐检查淋病奈瑟菌。全面的性教育,推动避孕套应用,以及在社区提供避孕套是预防性传播疾病的基石,也可用于预防盆腔炎。
还要注意性生活卫生,性生活前后用清水清洗外阴部;如患性传播疾病,治愈前,禁止性生活,远离性病原体感染。
2.及时、正确诊断治疗下生殖道感染
及时治疗外阴阴道炎,防止病原菌上行性感染。如果经常出现外阴阴道的瘙痒、白带增多、色黄、呈豆腐渣样、或水样、有臭味等性状改变,就可能是患上了外阴阴道炎,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治疗。不要忌医、自行用药、更不要听信小广告乱投庸医,延误诊治,使感染上行扩散,导致盆腔炎。
3.注意卫生,避免不正确的卫生习惯,经期禁止性生活,预防感染
月经期子宫内膜剥脱出血,宫颈口开放。如不注意卫生,可导致致病菌上行性感染,引发盆腔炎。因此要避免经期性生活、游泳、盆浴,不要应用不洁卫生巾,防止感染盆腔炎。
养成良好的会阴部清洁习惯,杜绝各种感染途径。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晚用温水清洗外阴。不要用肥皂或各种护理液药水等洗外阴,以免影响阴部的自身防御机制。
4.劳逸结合,注意休息
急性盆腔炎患者不要过于劳累,做到劳逸结合,节制房事,避免症状加重。治疗不应以症状暂时缓解作为治愈的标准,要经医生检查确定治愈后才能停药。防止病情反复,困扰您的生活。
5手术前后预防,尽量避免行人工流产及其他妇产科手术
分娩、人工流产即上环、取环,宫腔镜等手术,病原体可经外阴、阴道、宫颈及子宫体创伤处侵入盆腔结缔组织及内生殖器其他部分,发生急性盆腔炎。
6.保持心情愉快,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在我们生殖系统的生殖器中本身就含有致病菌,当你体质比较强壮时,一般是不会发病的,但是因为一些原因引起抵抗力下降,有时致病菌就繁殖起来,导致盆腔炎,在精神紧张、压抑、体质状况较差的情况下,容易患各种疾病,盆腔炎也不例外。
预约资讯服务中心

-
copyright2018-2019 徐州仁慈医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6039514号-3
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苏医广 [2023] 第05-05-3203-3号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具体诊断请预约挂号或咨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