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通常是指小儿腹股沟疝气,是小儿普通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疝气的产生缘于胚胎发育期,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降入大阴唇时腹股沟所形成的“腹膜鞘状突”,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状突未能闭合,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成为疝气。
小儿疝气的发病率为 1-4%,早产儿则更高,由于生理结构的原因,男孩发生疝气为女孩疝气的10倍,右侧疝气较左侧疝气多2~3倍,单侧疝气较多见,两侧疝气者较少。
疝气多发生在出生后不久 腹股沟处有肿物突出要注意
据了解,小儿疝气多发生在出生后不久,也有半年后才发生。朱德力主任介绍,判断小儿是否患了疝气,可观察他在哭闹时腹股沟或阴囊是否有肿物突起,如该肿物在小孩平躺或睡觉时消失,或用手轻轻按摩后可完全消失,这种情况下基本可以判断为患了疝气。
如腹股沟或阴囊出现肿物,还要判断是疝气还是鞘膜积液,两者都是常见病。用手电筒来照,如果肿物透光,可以初步判断为鞘膜积液,如肿物透光不明显,则考虑为疝气,最好再做个B超检查,既可作出疝气鉴别,也可防止漏诊其他疾病。
为了避免误诊疝气,徐州仁慈医院专家建议家长带小朋友到正规医院检查疝气,如小儿外科、泌尿科、普外科等,医生一般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即可判断疝气。为了明确诊断及了解是否存在双侧疝气,最好再做个B超检查疝气。
疝气不影响小孩发育 嵌顿将危及生命
由于小儿疝气的发病率比较高,而且发生在生殖器部位,许多家长担心疝气不及时治疗会影响生殖器官发育。但是其实小儿疝气一般不会影响发育,最大的风险在于嵌顿。疝气嵌顿主要表现为腹股沟或阴囊肿物无法回纳,患儿腹痛加剧,哭闹不止,继而出现呕吐、腹胀、不排便等肠梗阻症状;检查和触摸可发现在腹股沟或阴囊内有椭圆形肿物,质地硬实,触痛明显。因此,若小儿出现无故哭闹、烦燥、呕吐等,就要警惕是否由疝气嵌顿引起。
对于有疝气的小孩,家长要随时注意观察腹股沟及阴囊情况,疝气嵌顿如未能及时发现,会引起肠梗阻、肠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不及时处理疝气还可能危及生命。
疝气的产生是鞘状突未闭合,所以小孩一旦剧烈用力,肿物就容易突出,应尽量避免哭闹、剧烈运动、便秘等。
小儿疝气怎么办?
由于许多小孩发生疝气的年龄都比较小,要完全避免哭闹基本不现实,在小孩哭闹时,家长一定要密切注意观察腹股沟和阴囊,一旦发生疝气嵌顿,要及时就医,由专业的医生进行处理。因为小孩的肠壁比较薄,如果非专业人士进行疝气回纳操作,力度掌握不当,很容易导致小肠破裂,引起腹腔感染,危及小孩生命。
如果鞘膜孔比较大,肠管可以自由进出,肿物易突出,也易缩回去,这样发生嵌顿机会就少。如果每次突出的肿物都难以回纳,说明鞘膜孔可能比较小,这样发生疝气嵌顿的几率比较大,要特别注意。
预约资讯服务中心

-
copyright2018-2019 徐州仁慈医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6039514号-3
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苏医广 [2023] 第05-05-3203-3号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具体诊断请预约挂号或咨询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