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仁慈医疗集团旗下网站
  • 0516-87328999
  • 门诊时间:8:30~17:00(全年无公休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妇产项目>产科>孕期保健>

干货!准妈妈如何补充叶酸?

时间: 2019-06-13 来源:徐州仁慈医院妇产科 阅读量:

受孕期如何补充叶酸

几乎每个已经怀孕或者正在备孕的准妈妈都知道有一件事很重要,那就是补充叶酸,但是叶酸的补充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困扰准妈妈,比如叶酸什么时候吃,吃多少,为什么需要做叶酸相关基因检测等,昆明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付燕主任就准妈妈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进行解答。

什么是围受孕期?

围受孕期泛指女性准备怀孕至确诊怀孕的这一段时间。但是,大多数受孕时间不可预测,那么自夫妻双方准备怀孕时,就是医学范围的围受孕期。

受孕期为什么要补充叶酸?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 B 族维生素,临床功能除了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唇腭裂及先天性心脏病等出生缺陷外,还能降低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自发性流产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以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等的发病率。近年来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叶酸缺乏是导致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因此,胎儿在孕育过程中,提供足够的叶酸显得尤为重要。

仁慈妇产

光靠食物补充够吗?

叶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只能外源性摄入。

食物中以绿色蔬菜、柑橘类水果、豆类、坚果、动物肝脏等食物中叶酸含量最为丰富。但叶酸遇光、热极易被破坏,在食物的贮存、加工过程中损失较大,所以尽管食物中叶酸含量丰富,实际被人体摄入、吸收利用很有限。合成的叶酸制剂稳定性好,生物利用率高。

故而我们推荐,围受孕期除了常吃富含叶酸的食物外,还应补充叶酸制剂以满足身体需要。

什么时候开始补充叶酸?

正常情况下,人类的胚胎神经管在受孕后第21天(相当于末次月经后第35天)开始闭合,至第28天(相当于末次月经后第42天)完成闭合。如果在此期间母亲体内叶酸水平不足,胎儿神经管闭合就可能会出现障碍,从而导致胎儿神经管缺陷。

但是这时候,绝大多数准妈妈还没能意识到自己已经怀孕了,而在得知自己怀孕以后再开始补充叶酸,叶酸能起的作用也不如孕前补充的效果好。

有研究显示,如果坚持每天摄入0.4mg的叶酸,需要连续一个月,体内叶酸缺乏的状态才能得到明显改善。每日摄入1片0.4mg叶酸,至少需要服用3个月,红细胞叶酸浓度才能达到预防神经管缺陷的有效水平。

因此我们建议,最好从计划怀孕(最迟孕前3个月)开始每天补充叶酸,至少持续补充到怀孕后3个月,最好服用到孕期结束。

叶酸需要补充到什么时候?

到了孕中、晚期,尽管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的作用已经消失,但是作为重要的B族维生素,叶酸的作用还包括其他方面,比如预防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及妊娠其他合并症,如胎盘早剥、早产、妊娠高血压疾病等。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委员会修订的《孕期妇女膳食指南(2016年)》也推荐孕妇整个孕期口服叶酸补充剂。

因此我们建议,叶酸至少持续补充到怀孕后3个月,最好服用到孕期结束。

所有准妈妈补充叶酸的剂量都是一样的吗?

药品说明书表明,口服大剂量叶酸会影响锌的吸收从而导致锌缺乏。

此外,大剂量的叶酸还会掩盖维生素B12的缺乏,从而可能导致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由于维生素B12缺乏和叶酸缺乏均可引起巨幼细胞贫血,增补叶酸可能使因维生素B12缺乏而导致的巨幼细胞贫血血常规得以改善,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的症状,使这些患者不能得到及时发现和治疗,从而使因维生素B12缺乏而导致的神经损害进行性发展,甚至加重。

准妈妈中,不同的女性对叶酸的需求量也有所不同,特别是有特殊情况的女性。所以,除了参考备孕期和孕期如何补充叶酸的基本常识外,产检时还需要向医生了解补充叶酸的一些特殊情况。

 

 

 

仁慈专家更多>>
  • 杨晓明
    杨晓明 妇产科主任

    妇产科疑难杂症的诊断治疗,产科急危重症的抢救,对不孕不育的诊疗有丰富的经验。...

  • 陆建铭
    陆建铭 副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治疗男女不育不孕,如女性排卵障碍、多囊卵巢、输卵管梗阻、宫腔粘连等,男性精液不液化、少精、弱精、死精等;腹腔镜下卵巢囊肿的剥除,子宫肌瘤的剔除及子宫全切,淋巴的清扫。...

  • 杨旻
    杨旻 副主任医师

    诊治小儿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小儿营养性贫血、佝偻病、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热性惊厥、脑炎、脑膜炎等常见病多发病。...

  • 陈云杉
    陈云杉 主治医师

    阴式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宫腹腔镜手术、腹膜外剖宫产术、计划生育等各项手术操作,并对妇产科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症的救治、不孕不育、宫颈疾病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徐涛
    徐涛 主治医师

    各种难产、新式剖宫产、高难度阴式全子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等手术...

  • 陈晓维
    陈晓维 主治医师

    不孕不育综合治疗、无痛流引产、上取环、输卵管吻合、妇科良恶性肿瘤手术、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糜烂、息肉、囊肿)、盆腔炎、 子宫肌瘤、暖巢囊肿,尖锐湿疣、淋病等性病,月经不调、闭经、更年期综合征、会阴及处女膜修复、阴道紧缩术、经阴道子宫切除。...

  • 刘璐
    刘璐 主治医师

    妇科常见病诊治、对不孕不育治疗有独特的见解,尤其擅长宫腔镜、腹腔镜等微创手术的治疗。...

  • 卢娟
    卢娟 主治医师

    各种难产、剖宫产手术美容缝合、产科急危重症的抢救等。...

  • 李小艳
    李小艳 主治医师

    各种产科常见症、急危重症的抢救处理,单胎、多胎、臀位等剖宫产技术,瘢痕子宫阴道分娩技术等。...

  • 许海娟
    许海娟 主治医师

    无痛分娩、剖宫产手术,对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有着丰富的经验。...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孕期保健>正文
干货!准妈妈如何补充叶酸?
时间: 2019-06-13 来源:徐州仁慈医院妇产科

受孕期如何补充叶酸

几乎每个已经怀孕或者正在备孕的准妈妈都知道有一件事很重要,那就是补充叶酸,但是叶酸的补充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困扰准妈妈,比如叶酸什么时候吃,吃多少,为什么需要做叶酸相关基因检测等,昆明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付燕主任就准妈妈们最关心的几个问题进行解答。

什么是围受孕期?

围受孕期泛指女性准备怀孕至确诊怀孕的这一段时间。但是,大多数受孕时间不可预测,那么自夫妻双方准备怀孕时,就是医学范围的围受孕期。

受孕期为什么要补充叶酸?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 B 族维生素,临床功能除了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唇腭裂及先天性心脏病等出生缺陷外,还能降低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自发性流产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以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等的发病率。近年来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叶酸缺乏是导致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因此,胎儿在孕育过程中,提供足够的叶酸显得尤为重要。

仁慈妇产

光靠食物补充够吗?

叶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只能外源性摄入。

食物中以绿色蔬菜、柑橘类水果、豆类、坚果、动物肝脏等食物中叶酸含量最为丰富。但叶酸遇光、热极易被破坏,在食物的贮存、加工过程中损失较大,所以尽管食物中叶酸含量丰富,实际被人体摄入、吸收利用很有限。合成的叶酸制剂稳定性好,生物利用率高。

故而我们推荐,围受孕期除了常吃富含叶酸的食物外,还应补充叶酸制剂以满足身体需要。

什么时候开始补充叶酸?

正常情况下,人类的胚胎神经管在受孕后第21天(相当于末次月经后第35天)开始闭合,至第28天(相当于末次月经后第42天)完成闭合。如果在此期间母亲体内叶酸水平不足,胎儿神经管闭合就可能会出现障碍,从而导致胎儿神经管缺陷。

但是这时候,绝大多数准妈妈还没能意识到自己已经怀孕了,而在得知自己怀孕以后再开始补充叶酸,叶酸能起的作用也不如孕前补充的效果好。

有研究显示,如果坚持每天摄入0.4mg的叶酸,需要连续一个月,体内叶酸缺乏的状态才能得到明显改善。每日摄入1片0.4mg叶酸,至少需要服用3个月,红细胞叶酸浓度才能达到预防神经管缺陷的有效水平。

因此我们建议,最好从计划怀孕(最迟孕前3个月)开始每天补充叶酸,至少持续补充到怀孕后3个月,最好服用到孕期结束。

叶酸需要补充到什么时候?

到了孕中、晚期,尽管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的作用已经消失,但是作为重要的B族维生素,叶酸的作用还包括其他方面,比如预防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及妊娠其他合并症,如胎盘早剥、早产、妊娠高血压疾病等。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委员会修订的《孕期妇女膳食指南(2016年)》也推荐孕妇整个孕期口服叶酸补充剂。

因此我们建议,叶酸至少持续补充到怀孕后3个月,最好服用到孕期结束。

所有准妈妈补充叶酸的剂量都是一样的吗?

药品说明书表明,口服大剂量叶酸会影响锌的吸收从而导致锌缺乏。

此外,大剂量的叶酸还会掩盖维生素B12的缺乏,从而可能导致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由于维生素B12缺乏和叶酸缺乏均可引起巨幼细胞贫血,增补叶酸可能使因维生素B12缺乏而导致的巨幼细胞贫血血常规得以改善,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的症状,使这些患者不能得到及时发现和治疗,从而使因维生素B12缺乏而导致的神经损害进行性发展,甚至加重。

准妈妈中,不同的女性对叶酸的需求量也有所不同,特别是有特殊情况的女性。所以,除了参考备孕期和孕期如何补充叶酸的基本常识外,产检时还需要向医生了解补充叶酸的一些特殊情况。

 

 

 

    预约资讯服务中心
  • 姓名:
  • 联系方式:
  • 预约项目:
  • 就诊详情:
    copyright2018-2019 徐州仁慈医院 版权所有 苏ICP备16039514号-3
    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苏医广 [2023] 第05-05-3203-3号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具体诊断请预约挂号或咨询医师。